从2013年6月底离校至今,已经毕业5年了,这几年的经历,对我而言,现在并不知道意味着什么。一直以为自己还是刚毕业的样子,然而看到组内已经有95后的小鲜肉入职时,猛然发现时间已悄悄过去多年。和基友聚餐喝酒聊天时,酒量的下降也提示着我已不是少年。

年岁渐长,焦虑日增,对自己的人生愈加需要思考明白。

毕业之前

两次实习

一次是在北京,做自动化运维平台的开发,那个平台叫 诺亚,入职后的新手任务,就是在服务器搭建 LAMP 的开发环境。后面写了两个多月的PHP,以前肤浅的认为写PHP没有多少技术,要去做底层才有技术,恨不得觉得去做芯片才最牛。所以后面就换了一个工作。

一次是在深圳,做路由器相关的开发,这也是我毕业后去的公司了,刚开始确实满足了我对于做底层技术的期望。

毕业答辩

实习之后回到学校处理剩下的事物:毕业答辩和拍照。穿着学士服在学校的很多地方,拍了一些照片。

毕业答辩和拍照
毕业答辩和拍照

毕业旅行

搞定毕业答辩之后,就可以安心的出去玩了,毕竟马上离校就要各奔东西,似乎毕业前的旅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的路线是从成都出发去九寨沟、黄龙及路过地区转了一圈,然后回到成都。

毕业旅行
毕业旅行

后面就是收拾行囊,迎接新的生活。

第一年

2013.07 - 2014.06,动荡、迷茫

搬家

这一年搬了三次家,第一次毕业刚来,临时住的公司提供的酒店,花了一周找到房子,搬了出去,距离公司大概20分钟的样子。

第一次·刚来深圳
第一次·刚来深圳

过了两个月,大学同班同学陆续来了深圳,为了合租到一起,我又换了一个房子,又搬了一次家。

第二次·大学同学合租
第二次·大学同学合租

这一次住的久了一些,差不多快到一年。2014年初过完春节回到深圳,有个合租的同学,为了梦想,离开深圳,至此,我们的合租生涯差不多结束了,后面我把房子转租出去之后,自己也搬走了,这个时间段内,公司的同事刚好买了一个房,我就先搬过去住了一段时间。目前看,是住过最好的房子了。

第三次·同事的家
第三次·同事的家

工作

工作内容慢慢熟悉之后,发现并不如我想的那样。主要的工作内容是:

  • sanity测试,主要是全面测试出厂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点;
  • 解一些产品Bug,对,只有解bug,没有新的东西开发,Modem、路由器都是很稳定的存在,不需要开发新的东西。
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

这个公司的好处就是每天晚上可以和夕阳一起下班(大概6点左右下班),在后面两份工作中都没有碰到了。夕阳行业、钱也不多、也不一定能做长久,所以几个月后便在考虑转行的事,还是决定应该去互联网,无论是做技术开发、研究员、网络安全等等,至少应该是在互联网这个行业,因为钱在这里,更多的优秀的人在这里。

尝试过去做网络安全相关的,也尝试过去做一个数据科学家,但最后都失败了。后面想了想没转成功的原因,应该是自己当时并不能接受比当前低很多起点来重新开始。要转型,差不多就是重新开始,那就要从比现在拥有的一切低很多的地方重新开始,当时自己并没有勇气放弃现有的,一直想着能既不掉段,又能跨过去的路径,可惜,没成功。

生活

这一年,工作轻松无聊,外企和行业性质的原因,不加班,所以业余时间多了非常多,生活就相对丰富了一些。

人生无常

当然,这期间发生了令人痛心的事,我所在那个组的组长,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得脑癌去世了,后面公司的募捐,由于之前老大对我很好,所以我当时捐了我三分之二的月薪,能做的不多,这便是唯一可以做的了。只有在身体很不错的情况下,才能去谈钱多钱少,否则一切都没有意义,这也是我后面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一个因素。

书法

刚和大学同学合租没多久,我们就一起买了笔墨纸砚一套书法装备,准备好好练一下书法。

书法
书法

然而,没多久就放弃了。

吉他

刚来深圳的半年,由于没有女朋友,下班时间又很早,几乎天天下班之后,带着吉他混入了深大的吉他社团,一起学习吉他,对于五音不全的我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任务,练节拍和基本单音指法,都练了3个月多。后面才能弹一下《生日快乐》、《滴答》这类简单的歌,扫弦类的复杂技巧,我至今也没学会,当然后面换工作之后,练习的也少了,生疏了很多。

学习吉他
学习吉他

兵乓球

本来在学校也时常打一打乒乓球,还以为自己也能打一打的,结果来了公司才知道,以前自己那个不叫能打一打,那叫基本不会。

所以,认了公司内一个专业的乒乓球选手作为师傅,从零开始叫我打乒乓球,传我各种技巧:手法、身法、步法等等,也给我讲乒乓球的各种趣闻轶事。也是来了才知道,原来乒乓球拍都是自己买木板、买胶皮,自己贴,才是好的球拍,球拍里面的木板、胶皮、胶水的分级和学问也是多了去了。所以这一年在乒乓球上有非常大的提升。

后面公司也每年有乒乓球比赛,还专门有个会议室做乒乓球场地。

乒乓球场地
乒乓球场地

电子产品

工作之后,终于自己挣钱了,也终于有钱买传说中的苹果设备。今年买了两个苹果设备,一个是iPod,一个是iPad。感觉确实非常不错,所以后面几年,依次买了MacBook,iPhone。

苹果的生态,一整套设备的体验,体验很不错。不过现在我已经不用iPhone了,转投了Android阵营了,因为我觉得现在的Android7.0之后,比iPhone更好。

一个人的旅行

那年还很流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然后2013年的十一,我便这样做了,早上还在想去哪里走走,不能一个国庆节都呆在家里,下午就买了一张票出门了,路线是:深圳->佛山->广州->深圳。酒店什么的全都没有定,都是到了目的地,晚上一家一家去问的,因为很多家都客满了,所以每次都要问好几家才能住进去。

说走就走的旅行
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二年

2014.07 - 2015.06,背水一战

裸辞

想去互联网行业的想法日渐坚定,于是开始投简历,鉴于之前转型失败的经验,这次准备换一个平滑的过渡,去做后台开发。经历了一些面试,比如:美啦网携程腾讯1腾讯2分期乐 等等,全都失败了,已经马上快毕业一年半了,这样下去,后面再转走会越来越难,所以心一横,先辞职,再找工作,不给自己留退路,辞职之后也才有更多时间复习和面试。

裸辞挺考验心态的,在家复习的每一天,心态都在变化,每一次面试,每复习完成一个知识点,心态都在变化,那时还特地记录离职后的心态变化:

离职后的心态变化日记
离职后的心态变化日记

当然,随着时间越久,复习的越多,越来越有信心了,最终还是熬过去,取得了胜利,在2015年一月找到了一个新工作,然后忙完之后写了一个总结。找到工作之后,也从同事的家里搬了出来,开始了自己的独居生活,到目前算是正式进入了互联网的大门,只是需要从头开始打怪升级了。

这半年之内,算是得到了快速的成长,毕竟我的互联网知识一片空白,关于产品、技术架构等相关的思考开始萌芽。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半年之后部门就面临危机,我又开始找工作了,这次我只有半年的经验,其实约等于没有,因为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也基本认为你是没有经验的。这次的再找工作并没有什么慌张,只是抱着随便面面的心态,大概有这几点原因:

  • 部门面临危机,最多是产品被砍(一时半会儿也还砍不掉),不会裁员;
  • 半年前有比较充足的复习,相关的知识点还都记得,感觉面试难度应该不大;
  • 手上有一个完整的作品,从App的开发,到后台服务器的架设,全是自己一个人弄的,所以有些底气。

后面也证明,这次换工作确实比较轻松一点,自己做的那个玩具似的系统和App在后面的面试中也派上了用场,在和 GM 的面试中,演示后获得了认可。回想起来,第一次换工作变成了一个跳板,帮我把薪资和公司的级别都做了一个大的提升。这两次的连跳,完成了一个职业生涯的完美转身,去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现在依然还在这个公司。

锻炼

2015年1月换工作之后,虽然是去了一互联网公司,但是下班时间变到了8点,也还不算晚,所以鉴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一个运动计划,隔天锻炼1-2小时,一直坚持N个月,直到下次换工作。就在自己一个住的房子锻炼,锻炼腹肌、胸肌、韧带,每个周末去体育馆跑步。

锻炼的房子
锻炼的房子

这几个月的锻炼,非常有效果,就是坚持很重要。

一张自拍
一张自拍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的挥霍中,全靠这锻炼出来的身体了。

移动开发

这一年也学习了iOS开发,在锻炼的间隙,因为我是隔天锻炼,所以不锻炼的时候就在学习iOS开发,用苹果新推出的 Swift 语言,当时做了两个练手的项目,一个是游戏,做这个是为了熟悉语法,熟悉iOS的开发过程,和各种控件的使用。

在这个游戏做完之后,开始做了另一个大一点也完整的项目——抓取知乎吐槽的内容并展示,这个项目有三个部分:

  • App端,展示数据;
  • 服务器端,给App提供数据;
  • 抓取平台,抓取知乎的数据放入服务器中。

做这个是为了完整体验和了解互联网的模式和验证一些当时自己的思考。只是误打误撞,这个项目在后面的找工作过程中也有助益。

《头文字D》完结

《头文字D》是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动漫之一,在当年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接触到了,就在一直追这个动画片,一接触就喜欢上了,可能就是喜欢里面拓海那呆呆的样子吧,能够在主角身上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可惜的是,我只有呆,却没有他那样的天赋和实力,虽然随着年岁的渐大,自卑感在减少,但是偶尔的一次自卑却来的更加沉重……

所以《头文字D》寄托的是我从里面看到只有专注和继续的努力,就能变得很强,强大的可以超越自卑。不过从第一部的中拓海的呆,到最后一部中的决赛,拓海一直在成长,从呆变成了一个可以冷静分析、制定策略去取胜的高手(在比赛中为了获胜,不惜赌上荣誉,用自己也不爽的方式去赢得比赛)。而我好像一直在拒绝接受成人世界的规则,为了不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人,一直在拒绝长大和改变。这是我这么多年以来一直的纠结……

不过这个动画的完结,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头文字D·完结
头文字D·完结

【DUET】游戏通关

《DUET》这个一玩就喜欢的游戏,持续玩了半年,终于通关了。详情请看这里

第三年

2015.07 - 2016.06,渐入佳境

第二次换工作,稳定了下来,公司的业务也在上升期。自我提升和工作提升,只要按照既定计划,一次执行即可。恰好这个时间点有两个大学同学到了深圳工作,于是生活翻开了新的篇章,一起开始了比较浪的生活。

活动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总是三五个人,一起走了不少地方,喝酒、徒步、骑行、自驾游。

两次骑行

2015年9月来了一场骑行,从深圳坂田骑到西涌,单程大概有100公里,骑了8小时,没有前几个月锻炼出来的身体,根本扛不住,第一天喝了一罐红牛,第二天喝了两罐红牛,才最终稳妥的骑回了坂田。

西涌骑行
西涌骑行

第二次骑行是2016年6月,算是纪念毕业三周年,半夜开始从深圳坂田骑行到深圳湾看日出,然后第二天再骑回去,单程大概30公里的样子。有了上一次的骑行经历,这次距离就是小case了。

回到坂田之后吃了午饭,大醉了一场,可能是因为熬夜没有吃东西,然后喝了这些酒就更容易醉吧。

深圳湾骑行
深圳湾骑行

深圳百公里

2016年年初,参加深圳磨房举办的百公里活动,这个活动是每年都举办,大概是从深圳湾出发,一直走到大鹏,差不多100公里,每隔一段距离有补给点和签到点。当时我们一起报名了,想挑战一下自己,结果,活动当天下大雨,我们走了10公里,然后就去吃烤鱼回家了,成了一个遗憾。

2016深圳百公里
2016深圳百公里

深圳徒步

当时给自己定了一个队名——组队刷地图,为了这个目标,为了不让周末闲在家里,所以时常出去走了不少地方:

  • 欢乐海岸,走了好几遍;
  • 深圳湾,走了好几遍;
  • 蛇口,水湾、赤湾,看航母,看艺术展;
  • 梧桐绿道(当时号称深圳最美绿道);
  • 爬过南山,喝过小酒;
  • 逛过深大,路过世界之窗;
  • 走过罗湖老街;
  • 春节回来上班第一天就用红包赌酒;
深圳游玩
深圳游玩

自驾去惠州

说来也是搞笑,租了一辆车,开去惠州,结果在惠州打了一晚上麻将,天气也不好,一路上在下雨,只是冒雨在路过的海滩玩了两个小时。

惠州游
惠州游

香港徒步

这期间去了香港两次,逛了一些有名的地点。

香港
香港

澳门

有一个同学即将离开深圳,回老家西安去了,这次的澳门之行就算是分别之前的最后一站了,澳门可玩的确实不多,地方也很小,一天足够把该去的都去一遍了,也是是标准的大众旅游方式。

澳门之行
澳门之行

饯别酒

一年前一起决定开始浪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分别的这一天来的这么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各自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梦想。一起浪过,经历过,以后还能偶尔一起把酒话当年,足矣。这次饯别,把平时没有一起浪的广州、深圳两地的小伙伴也都叫了过来。

酒

踏花归去,行囊已旧,未来风雨绸缪。

一杯别酒,满城秋意,此书将为谁收?

青春着锦,踌躇满志,肆笑妄言天下陋。

纵知前途千万险,轻别离,热血万户侯。

想多少年后,沉浮世久,夜思少年愁,将叹有月如钩。

公司相关

新的公司,新的开始,新的起点,新的技术,一切都是新的。对我而言,差不多是从0开始,以前的经验、框架,毫无用处,充满好奇的旅途就这样开始了。

公司长跑

刚进公司就碰上公司的司庆活动,11.11 公里的跑步,新奇,所以果断报名参加了,顺便检验一下自己前半年的锻炼效果,最后拿了一个小礼物。

11.11公里跑步
11.11公里跑步

百赞达人

进入新公司两个月,便拿到了一个新成就——百赞达人,这是一个内部的类似知乎的平台,算是一个自娱自乐的小成就,因为没有机会去显摆。

百赞达人
百赞达人

入会仪式

新部门有个所谓的入会仪式,就是每个新入职的员工,需要在第一次聚餐的时候,一口气喝掉一瓶啤酒。

入会仪式
入会仪式

虽然我第二天一早还要去乘飞机回家,但一瓶啤酒还算可以接受,并没有耽误第二天的行程,也就不care了。

项目

这期间,除了基本已有的各个场景的业务之外,算是做了两个独立的新项目。

一个是抓取AppStore 、App annie、最美应用等等app排行和推荐的优秀应用,并以此计算出正在流行或者将要流行的App。

一个是抓取微博、知乎等社交app的数据,用来挖掘当下流行的热点新闻时事、娱乐八卦等等内容。

其他

  • 进入现在的部门,刚好刚上部门开行业第一的庆功宴;
  • 一年时间,基本各个场景都做过了,都熟悉了;

遇见爱情

这是这一年的另一个主题,遇见了现在的媳妇儿。所以2016年的五一、十一都回成都过节了。差不多也把成都能玩的、能逛的都走了一遍了。

我的女孩
我的女孩

第四年

2016.07 - 2017.06,沉迷游戏

王者荣耀

这一年沉迷王者荣耀这个游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开始玩的,但玩了之后所有心思都在上面了。从来没有玩过游戏的我,这次却沉迷了。关于玩游戏这段经历,已有过反思,我在这个游戏里面到达的最高段位也就是一个钻石V。

最高段位
最高段位

这两周公司又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王者荣耀比赛,我作为替补队员参加了。所以这两周,我又玩了一下,发现由于自己长时间没有玩,水平已经完全不行了,以前可以虐菜的段位,现在基本打不赢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王者荣耀还是有一些进步意义的:

  • 证明我的学习能力还不错,从小到大完全没有玩过游戏的人,能在在短时间内通过练习达到较高水平,我对自己还是很满意。这其中的学习方法,也适用学习别的东西:
    1. 看说明,先看游戏规则说明,英雄技能说明,确保理解了;
    2. 练习,把自己的理解带入游戏中进行验证,就是实际对战;
    3. 回顾,我每次输了比赛都会保存回放,然后研究输在哪个点上,如果对方有玩和我一样的英雄,更加会研究对方的打法套路、出装;
    4. 看高手的视频,我会看一下厉害的主播的直播,他们的打发思路和出装;看一些专业队员的英雄教学;
    5. 验证,把上面两步学到东西,重新带入游戏中进行验证练习;
    6. 适用变化,每个赛季都会有对英雄和技能、装备的调整,再用上面的循环来调整打发套路,持续学习改进。
  • 即时反馈,让人上瘾的东西都是能够给人即时反馈的。同理,编程的快感也来源于写了代码马上就能看到结果,可以不停的试错和调整,也可以马上看到效果。如果学习中可以找到这样的方式,应该可以极大的提高学习兴趣。

工作

公司旅游·台湾

去年我们部门拿了公司最高的奖,所以今年个人的年度旅游经费有6k/人,我选择了去台湾一圈,这次5天的行程挺满意的,台湾也是一个可以值得再去的地方。

台湾
台湾

公司18周年庆

公司1998年成立至今刚好18周年,18年刚好也是一个成人礼的时间。所以这次庆典搞的比较隆重一些,这次司庆的意外之喜是共给每位在职员工发了300股的公司股票,然后在第二年(2017年)公司的股价翻了一倍。

18周年
18周年

爬取系统

2016年下半年老大和我定了一个KPI——做一个完善的爬取系统,但是却没有给资源(比如机器),也没有给时间,不能占用工作时间,因为正常的需求排期不能受影响。

爬取系统
爬取系统

这是我当时设计的爬取系统,很遗憾,我一个人并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如果换到现在,应该就可以搞定了吧,哎……

其他

2016年的其他杂碎工作,大概如下:

2016工作
2016工作

香港徒步

老大很喜欢徒步,所以我们组织了一场去香港麦理浩径的徒步。

麦理浩径徒步
麦理浩径徒步

生活

搬家

由于春节之后媳妇也来了深圳,所以我从以前的贫民窟搬了出来,换到了一个公寓。

新公寓
新公寓

逛·吃

剩下的日子就是逛了逛、吃了吃:

  • 深圳逛了逛:
    • 红树林
    • 海上世界
    • 人才公园
    • 海岸城
    • 壹方城
  • 香港逛了逛;
  • 广州逛了逛。
逛·吃
逛·吃

第五年

2017.07 - 2018.06,焦虑回归

工作

先锋版

我从2017年6、7月份开始做先锋版,我一开始以为是做一款代表着我们部门未来的产品,从最开始的架构设计、接入层改造,到具体的首页、分类、搜索、问答、用户信息的存储等等,全部是我一个人搞定,当时做2018项目预算的时候,也给了相对较多的资源,所以我当时还以为能好好把这做大做好。然而,好景不长,在11月份的时候,就已经被抛弃了,虽然没有明确说叫停这个项目,但从各种资源、排期上看,已经是不做这个了。当时也是失落了两周,老大为了安抚我,还给了一个小奖项。

先锋版Demo
先锋版Demo

答辩

2017年年底,进行了一次晋升T3.1的答辩,讲的是内容搜索相关的,结果是没有通过,评委给出了一些不足和建议:

  • 通过分词对于召回的优化,没有能够从用户角度说明对用户的价值;
  • 对于ES的调优,只是使用了官方推荐,没有能够结合实际的环境进行分析验证;
  • 对于防刷的策略,没有分析并且说明实际效果;
  • 缓存使用机制可以进一步从整体上思考合理性,资源使用合理性评估不足,技术选型缺乏足够的思考。

对于上面的评语,有些我认同,有些是我没有表达清楚,还有一些就是评委的问题了。总的来说,这次答辩经历对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后面的工作中,会注意那些以前觉得差不多、就这样的点,比如,缓存命中率、使用率具体是多少。

内容搜索

2018年开工之后,又一次组织架构的调整,内容搜索整块的东西交到了我这里,以前负责这个的相关同学都调整到别的组去了,使得我处理了不少杂事和头疼的问题。

其他

其他的工作就是做大量的业务需求和一些琐碎的工作,虽然有各种大牛、前辈说,做业务也可以提升技术云云,我是不置可否,做这些事,占了主要体力劳动,提升非常有限,也很难有时间自己去提高了。

将公司的其中一个台式电脑换成了 ThinkPad X1,入职两年半,终于拿到了一个笔记本,以后开会多也可以带上不至于浪费了时间。

这半年我选了比较多的课,课上发言也多了很多,发现通过用 手机+Google doc 做课堂笔记非常有效,把PPT上的重点,拍照放入google doc,然后在下面附上讲解的重点,相较于平时用的纸笔有质的飞越。

课程奖励
课程奖励

春节休假结束回公司上班,惯例领了一些开工利是。

2018开工利是
2018开工利是

生活

2017年的国庆节去了大鹏和澳门。

媳妇生日去看了一个艺术展。

12月爸妈来深圳,陪玩了两天。

2018年年初的春节回家,确定了婚礼的相关事宜,预定好了酒店。

4月在深圳拍了婚纱照,去香港买了戒指。

5月悄悄的准备了一场求婚。

一个图片合集
一个图片合集

焦虑一直伴随着我,从毕业之前的实习开始,甚至更早就有了,焦虑的起点就是: 一直想找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的职业,因为我觉得要在一个领域做到最好,就必须深耕,而不是过几年换一个。

基于这个想法,我觉得,做PC的软件开发、Android开发、iOS开发、前端开发,都是每过几年就会有新的东西代替它,无法长期深入做下去,所以我不选择他们,最开始我选择做硬件、做嵌入式、做驱动,我觉得这个可以做一辈子,可以做的很深入,很牛,所以实习的时候从一个互联网公司换到了一个做路由器的公司。

在做路由器的公司,做了一段时间,又有新的焦虑了:1.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说法开始流行;2.嵌入式已是夕阳产业,现在的热钱和人才都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说到底就是薪资水平低)。在这期间,我考虑过做别的更有前途的事:

  • 做网络安全方向,研究漏洞,做白帽或者黑帽,这个永远也不会过时,以为只要自身有技术,单枪匹马挖漏洞也能挣很多钱;
  • 大数据方向,包括现在各热门的几个:
    • 机器学习
    • 数据分析
    • 数据挖掘
    • 大数据处理、Hadoop相关

想的是做这种数据研究员(数据科学家)也是可以做一辈子的,随着时间增加,研究的深入,自身是会升值的。但是在投了大量的简历和经历了一些面试之后,发现这样直接突兀的转型是转不了的,因为几乎不会有企业愿意从0开始培养你。后来的经验才知道,这种转型最好的方式,是在公司内部,有需要这方面的研究人员时,你慢慢做相关的工作进行过渡,平滑的转型。

后面裸辞掉了嵌入式的工作,几经辗转,最后稳定在了一个互联网公司做后台相关的工作。现在的焦虑就变成了一个—— 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过几年,比如30岁之后怎么办,35岁之后怎么办,现在依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现在看来,也许自己一开始就错了,并没有可以做一辈子的技术,windows、Android、iOS、前端,这些都是过几年就会被新的东西淘汰,年纪大了和一些年轻人从新学,你的年龄却并没有给自身带来相应的增值和优势,不是长久之计的。后端开发,核心的东西可以做的长久,虽然也有很多新东西,但还算是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和核心,其他的知识可以做到学起来、用起来很快,但是却逃不过吃青春饭的约束。后面的路大概两条,1.成为技术专家;2.转管理路线。在国内公司,并没有单独的技术专家,都是身兼管理职位的,专家这条路,需要的是努力和运气,都不会有一个百分之百的路径和结果。

如果技术最终都要转型,其实选Android、iOS、前端这类的就更好,因为这类技术出来时间短,做到专家级相对容易。然后可以较早的从技术转到管理,平滑过渡,也有buffer时间调整。

也许我的问题是,还没开始工作,就已经想到各种转型、能否做的长久了,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难免流于空想